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Industrial COMM.-MOXA-Hardware」標籤的文章

[MOXA] 什麼是NPort - MOXA NPort系列簡介

圖片
NPort是MOXA旗下的序列設備伺服器(Serial Device Server), 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序列設備與各種網路連接的能力,無論是乙太網路、無線網路、甚至行動網路; 在現今常見的網路通訊與傳統的序列通訊之間,NPort在其中作為伺服器的角色為雙方提供服務,使雙方發送出的訊息經由NPort的處理之後,可以正確的傳送到另外一端。 Benefits of NPort 作為工業自動化的基礎設備,NPort以工業等級的硬體規格,提供了諸如寬溫、突波保護、訊號隔離等功能,強化在惡劣環境中,NPort穩定運行的可靠性;除此之外NPort也提供了許多軟體功能,讓NPort在使用上更便利、更彈性,也提供更穩定的資料傳輸能力。 Host Reliability Maximum Connection允許多達8台(NPort 5000系列支援4台)備援主機同時自動接收序列數據,可以確保資料傳送到所有備援主機中。 Command by Commande(NPort 6000系列)允許多台主機同時發送命令與接收序列數據,可以讓不同主機可以同時各自存取相同設備中的資料。 Network Reliability MOXA的Turbo Ring網路備援也支援NPort系列(NPort 6000、S8450系列),提供小於20ms的網路快速復原機制,確保資料傳輸的穩定。 NPort在硬體介面上提供了Dual-LAN的規格(NPort CN2600系列),雙MAC與雙IP提供使用者無論是在同主機或不同主機的備援上有更多應用彈性。 Device Reliability COM Grouping(NPort 5000、IA5000、IA5000A、IA5000AI-M12系列)可以將不同NPort的序列埠綁定為單一個序列埠,讓主機可以一次對多個序列設備傳輸資料,也避免多次相同的設定來加速部屬設備的時間。 NPort支援基於UART的軟體流量控制,識別序列設備的流量控制訊號,給予序列設備足夠的緩衝時間來處理資料。 Data Buffer(NPort 6000、CN2600、W2X50A系列)可以在主機端網路斷線時,將序列設備送出的資料暫存,等到主機端連線恢復後再將資料送出。 Module of NPort NPort相關的型號...

[MOXA] IEX-402 Series DIP Switch介紹與設定說明

圖片
Introduction IEX-402 Series IEX-402系列 是MOXA推出的乙太網路延伸器,基於 G.SHDSL(single-pair high-speed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與 VDSL2(very-high-bit-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2) 標準並使用雙絞銅線為媒介,以點對點的方式延伸乙太網路線路;IEX-402-SHDSL支援G.SHDSL標準, 最高有15.3Mbps的傳輸速率以及8公里的傳輸距離, IEX-402-VDSL2支援VDSL2標準, 最高有100Mbps的傳輸速率以及3公里的傳輸距離。 IEX-402系列可以讓相距超過100公尺的乙太網路設備,利用如電話線路之類的既有線路,透過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技術延伸乙太網路的通訊距離;在設定上,IEX-402系列主要DSL通訊設定都是透過設備外的指撥開關(DIP switch)進行設定。 DIP Switch Settings IEX-402-SHDSL有4組開關,IEX-402-VDSL2則有3組開關,如下圖所示;除了第一組指撥開關之外,每對IEX-402系列的其餘指撥開關設定都必須相同,如此才可以正確的建立連線。 1st DIP Switch:CO/CPE IEX-402系列在使用時需要指定其中一端為CO (central office),並與另一端為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的設備配對運作;在DSL架構中,CO代表著服務端的設備,如 DSLAM(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 ,CPE代表用戶端的設備,如家中ADSL的數據機;然而,IEX-402系列是點對點的架構,線路的兩端無論誰是CO或CPE都不會對通訊有所影響。 預設IEX-402系列設備皆為CO,當兩端設備都設定為CO時,IEX-402系列的自動協調功能會在建立連線時,使其中一台成為CPE;使用者也可以手動指定CO/CPE來略過自動協調的過程,加速連線建立的時間。 在自動協調CO/CPE的設定中,依據線路的品質條件,從設備啟動到連線就緒需要70秒到6分鐘,若使用手動指定CO/CPE,可節省大約20秒到...

[MOXA] ioLogik NA-4020 Modbus位址計算

圖片
ioLogik 4000系列是MOXA早期推出的模組式I/O,最高支援32塊模組(除E4200僅支援16塊模組),提供乙太網路(NA-4010、E4200)、RS-232(NA-4021)、RS-485(NA-4020)的介面,支援Modbus RTU/TCP通訊協定;使用模組式I/O的好處在於可以照自己的需求,選擇DI、DO、Relay、AI、AO、RTD、TC模組進行搭配,以及在乙太網路中節省IP位址的使用,在序列通訊中節省輪詢的時間,並且將大量的I/O資訊,用較少的通訊次數全部獲取。 在Modbus位址的排序上,因為模組式I/O無法預測使用者會使用多少模組,所以Modbus位址會依照使用者使用的模組的數量與通道數而改變;原則上Modbus位址的排序都會有固定的邏輯,例如銜接上一塊模組的位址繼續往下排,或者每塊模組固定占用多少個Modbus位址等方式。 Environment 可能因為ioLogik 4000系列是早期的I/O設備,並沒有針對這部分的設定做一些user-friendly調整,導致某些模組的組合,會造成Modbus位址讀取到的數值與I/O數值不相符的問題,須要透過特別的計算方式,或者改變模組的組合方式,才可以讓該Modbus位址直接讀取I/O數值;測試中以ioLogik NA-4020為例,並依序銜接下列四塊模組: M-2801,8 DOs,24 VDC,0.5 A,source type M-1801,8 DIs,24 VDC,source type M-3411(已停產,今以M-3810取代),4 AIs,0 to 10V,14-bit M-4210(已停產,今以M-4410取代),2 AOs,0 to 10 V,12-bit Test 透過ioAdmin Configuration Utility連線NA-4020後,確認正確抓取到四塊模組的資訊,並且以Export System Configuration匯出設定檔,將設定檔開啟後可在檔案的最後方看到所有模組的Modbus位址, 其中會發現第一片DO模組與第四片AO模組第一個通道都使用了0x0800的Modbus位址, 但DI與AI模組卻沒有相似的狀況產生。 同時也測試AO輸出的最大RAW值為4095,二進位為1111 1111 1111,使用12 bits,與...

[MOXA] EDR Series NAT應用與設定說明

圖片
Introduction to NAT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可以覆寫封包中來源或目的端的IP位址,通常出現在Layer 3的網路設備上,如路由器、防火牆、或者獨立的NAT伺服器;NAT初期是作為解決IPv4位址不足的問題而發展起來,在網際網路協定中,所有的設備必須要有自己的IP位址,通常也被稱做Public IP,但是整個IPv4的協定中只能提供約43億個Public IP,對於全世界的使用需求是遠遠不足的;所以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組織推出了許多技術試圖盡量推遲這個狀況的發生,其中就包括了NAT技術,讓多個Private IP可以透過一個Public IP連接網際網路;雖然IPv4的耗盡對一般人來說似乎影響不大,但NAT技術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個廣泛使用的技術,不在只限於當初的目的, 透過封包偽裝、封包過濾提高資訊安全,或者透過負載平衡提高系統效能等。 基本的NAT分類可以分為1 to 1 NAT與N to 1 NAT,1 to 1 NAT是將一個Private IP轉換為一個Public IP,N to 1 NAT則是將多個Private IP轉換為一個Public IP;依據轉換的方式又可以分為Full-cone NAT、(Address)-restricted cone NAT、Port-restricted cone NAT、與Symmetric NAT,或者分為Static Translation、Dynamic Translation、與PAT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總之在不同的設備或者服務中,NAT可能會有許多的分類方式,這就必須依靠使用者閱讀手冊去理解這些名稱了。 而我在工業領域的經驗中,對於將工廠設備連接網際網路,台灣大部份的工廠依舊是比較保守的,中小企業對於這樣的需求沒有太大的需要、大型企業則有資安上與架構變更上的疑慮在,所以目前會使用到NAT的情況,大多是用於工廠的第一層區域網路與第二層子區域網路之間的轉換,以解決第一層區域網路IP位址不足的問題。 在開始說明MOXA EDR Series NAT的應用與設定之前,有幾個重要的名詞與概念必須要先建立。 Inside與Outside 在一般的使用情況下,...

[MOXA] MRC - Remote Connect Gateway介紹與設定說明

圖片
MOXA MRC包含MRC Server、MRC Gateway、與MRC Clinet三部分,其餘兩部分說明請參考: [MRC] Moxa Remote Connect Server介紹與設定說明 [MRC] Moxa Remote Connect Client使用說明 MRC Gateway 有了從MRC Server下載的認證金鑰後,可以選擇三種方式設定Gateway,第一種是輸入金鑰文字,第二種是將金鑰檔案儲存在USB中,將USB插在MRC Gateway上,第三種方式是手動設定MRC Gateway;推薦使用第一種與第二種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 若使用USB儲存金鑰,一旦USB拔出MRC Gateway,連線會隨之中斷; 第三種方式因為設定選項基本上與在 MRC Server 上設定MRC Gateway相同,所以建議透過MRC Server設定即可,再透過金鑰將設定檔載入MRC Gateway。 設定完成金鑰後,需要對MRC Gateway設定所在地的時區。 如果透過金鑰設定MRC Gateway,就只需要這兩個步驟,完成之後金鑰會自動將設定載入MRC Gateway中,等設備重新啟動完畢之後,便可將MRC Gateway直接安裝於現場。 MRC Gateway上線之後,可以觀察面板前方LED得知MRC Gateway是否正常運作,一般版本的MRC Gateway由左上開始為USB狀態、電源狀態、網際網路狀態、雲端服務狀態、啟動金鑰狀態,右上為VPN連線狀態;LTE版本的MRC Gateway右邊會多SIM卡狀態、LTE信號強度;正常狀況下,所有燈號(除LTE信號強度)在正常狀態下應該都維持恆亮。

[MOXA] MGate MB3660 Intellig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圖片
MB3660是MOXA可備援的Modbus Gateway,主要的功能是Modbus TCP和Modbus RTU/ASCII協定轉換,並提供了不同的模式提高傳輸的效能,本文是MB3660介紹的系列文之一,其餘的介紹可參考以下文章: [MOXA] MGate MB3660 Ag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MOXA] MGate MB3660 Transpar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MOXA] MGate MB3660 備援機制介紹與各模式效能比較 INTELLIGENT MODE 傳統透明模式的缺點在於一次只能傳送一個請求,然後循環輪詢所有設備,隨著Modbus終端設備的增加,既有的延遲會隨之累加,導致系統的性能下降。 代理模式提供了更好的性能,藉由分割輪詢的負載,MGate MB3660則負責輪詢Modbus設備取得資料,並儲存在MGate MB3660的記憶體中,而SCADA可直接從MGate MB3660的記憶體中讀取Modbus終端設備的數據,無需等待Modbus設備的回應。 但代理模式需要使用者自行輸入大量的Modbus命令,為了提供更簡便的方式,MGate MB3660設計了智能模式,可以讓MGate MB3660自動學習SCADA的命令,然後讓MGate MB3660以代理模式的方式運作;所以智能模式兼具了透明模式的簡單設定與代理模式的快速處理的優點。 當MGate MB3660設定為transparent mode時,在Mode分頁上,點擊進入各埠設定時,可在Connected serial device後看到Enable intelligent mode的核取方塊(checkbox),勾選後便可啟用智能模式。 Mode 在Transparent mode中,勾選Enable intelligent mode即可啟用intelligent mode。 Intelligent Command 啟用智慧模式後,在Intelligent Commands的分頁可以看到目前所學習到的命令,並觀察Intelligent mode status了解智能模式是否在運作中;選擇Serial Port以及命令後,點擊Edit可以編輯學習到的命令,點擊Delete可刪除該學習到的命令。 進入編輯命令時,會停止智能模式...

[MOXA] MGate MB3660 Ag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圖片
MB3660是MOXA可備援的Modbus Gateway,主要的功能是Modbus TCP和Modbus RTU/ASCII協定轉換,並提供了不同的模式提高傳輸的效能,本文是MB3660介紹的系列文之一,其餘的介紹可參考以下文章: MGate MB3660 Intellig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MOXA] MGate MB3660 Transparent Mode介紹與設定說明 [MOXA] MGate MB3660 備援機制介紹與各模式效能比較 AGENT MODE 代理模式的設計概念是藉由MGate MB3660分割Modbus輪詢的負載,將要向Modbus終端設備請求的命令事先輸入在MGate MB3660中,由MGate MB3660負責去向Modbus終端設備輪詢,將回應的資料儲存在MGate MB3660的記憶體中;而SCADA對MGate MB3660發出請求時,MGate MB3660就會以記憶體中的資料回應給SCADA。 代理模式改善了透明模式下獲取資料效率,但需要自行輸入大量的Modbus命令與配置資料儲存的記憶體位置;MGate MB3660每個序列埠口可以設定32個Modbus命令,所以對序列設備最多可以有512個命令;而且MGate MB3660對每個命令分配了1bit的記憶體位置,去儲存每個命令的執行狀況,0表示命令運行成功,1表示命令運行失敗。 在代理模式中,Modbus TCP master可透過命令讀取MGate MB3660 Modbus TCP slave的狀態,以了解Modbus RTU / ASCII slave設備的狀態,透過以下資訊: Slave ID [MB3660’s Modbus TCP slave ID] Function 0x03 or 0x04 Address 40001~ Quantity 32 words for MB3660-16, 16 words for MB3660-8 同樣的Modbus RTU / ASCII master也可透過命令讀取MGate MB3660 Modbus RTU / ASCII slave的狀態,,以了解Modbus TCP slave設備的狀態,透過以下資訊: Slave ID [MB36...